WFU

2021年4月22日 星期四

英/外文系在台灣的定位與方向:文學與語言、教學與研究之我思

上個月3/27我到台大參與了110年「文學二」(外文)學門的學術研習營「跨域凝視的人文新景」,其中聽到了中研院王智明研究員分享即將完成、出版的新著「落地轉譯:外文研究的百年軌跡」,非常感動,在在呼應了我從18年前進入台大外文系就讀、出國研究,到如今在國內語言中心及英/外文系任教多年的心境與歷程,彷彿讓我更能將個人過程放入這百年外文研究在台灣的建置史之中檢視,一窺其脈絡,解開自己一路以來從何而來的困惑,從歷史中更去了解外文學門至今的現況,也更加思索未來的定位與方向!

英/外文系所在台灣的定位,無論在學術研究與課程教學上,百年以來面臨各種內外因素,一直以來都有諸多考驗、轉向、轉型。尤其在全球化、去中心、多元文化的現今,在國際與本土之間,從文學文化到語言,從人文思想到語文表達,從研究到教學,論述到應用...


英文文學教學在台灣高教之我思


我從台大外文(2002-2006)畢業後就到英國倫敦大學攻讀英文系的碩博士(2006-2012),主修19世紀維多利亞時期文學。我在求學時期的確內心常有的一個掙扎就是:研究這個(19世紀英國文學)到底對這社會有什麼用?到底跟我的人生有什麼關聯?這也是我後來進入台灣高教任教時,覺得必須要給學生一個交代的──所以我努力把西方經典穿越東西古今的連結到台灣學生的生活與現代社會(我把我所做的經典文學教學創新寫成論文〈英美文學經典之教學創新:跨域實作〉,榮幸得到《2018第九屆教育創新國際學術研討會:跨領域教育的現在與未來》最佳論文獎,可參考課程活動相關報導 ,學生成果展臉書專頁,教學成果簡介影片等)。

不過,文學教學研究(相較於文學研究),一直以來難以歸類也難受重視,但這的確是台灣的英/外文系高教現場一直存在、也應加以思量的一件事。


英語教學在台灣高教之我見


另外就是,台灣的英/外文系,除了被視為一個「人文薰陶」的單位,也往往納入了語言研究,甚至更實際的負有「英語教學」的功用與責任。畢竟英語不是本國人母語,英語能力也是進入英文文學教學與研究之前的必備能力。

以實際情況來看,很多新進英/外文系任教的學者,常常都需要去教授英語能力課程,這也往往是許多英/外文系教授們不願意教(或許因為較偏離了自身文學學術專業),而常常交給兼任、新進或如今高教現場的專案約聘教師教的。或是在台灣許多大學也陸續成立了類似英語教學中心的單位來負責全校性英語課程,不過英/外文系本身還是有其系上語言訓練課程之必要。

但讓文學專業的老師來教英文,的確有其狀況,一方面受文學研究訓練的老師不一定擅長英語教學(我自己在台大外文受教的過程中,的確也有遇過這樣的新進老師,我的確可以明白教師面對的困境[英文文學專業跟英語口語訓練教學的確是兩回事],但這也的確影響了學生的受教狀況。這也是我後來成為英語技能課程老師時努力想提升的,所以就有些脫離文學專業的去實際發展了多元、生活化、希望符合學生需求的英語教學);但從另一方面來看,英文文學涵養也可以有助於英語教學(文學的確建立於美妙的語言之上),只要教師有心去從學生需求出發、提升自己教學能力,乃至於連結自己的文學專業,還是可以帶來師生皆有收穫與學習的良好教學。

由文學學者來教英文課的確是普遍存在於台灣高教的現狀(我自己就是其中一例),但也的確現在有越來越多英語教學相關專業的老師來負責教授英文(但也存在語言教學類老師偏好教授其專業的「 語言教學法 」而不一定想教英語技能課的狀況)。

教學現場的確有各種複雜的因素形塑出各種實況,造成更難應對的各種挑戰,不是單一個人抑或單一系所、學門可決定,但面對學生的第一線教師仍需直面與應變、處理。


外文研究與教學在台灣


而長久也受到實用取向的影響,加上多元及本土文化日受重視,英/外文系從傳統偏重英美文學、人文精神思想,翻譯及比較文學,涵蓋語言教學與研究乃至應用,也觸及英美之外的亞美、新英文文學,性別、文化及跨域研究,以及台灣本土文學研究等(陸續也出現了應用外語系、台文所等等)。而在台灣整體重科技而輕人文、強調跨域、少子化的現今,也有老師擔心英/外文系發展萎縮或是否會日益併入通識等狀況。

最近閱讀外文學門在台灣的建置史相關著作,在《人文百年、化成天下:中華民國百年人文傳承大展》(2011) 中,赫然發現單德興老師一篇分論〈比較文學在台灣〉,論述比較文學在台灣之發展,簡要可用「一會二刊五班」概括,這五班分別是:

1. 台大外文研究所博士班 (1970-)
2. 輔仁大學比較文學博士班 (1994-)
3. 中正大學比較文學碩士班 (1999-2007)
4. 東吳大學比較文學碩士班 (2001-2010)
5. 東華大學比較文學博士班 (2005-)




當我看到第5項自己現在所任教的東華大學時,相當震撼!但想到這博班的現況,也相當感慨...

王智明研究員的新著也是從學術研究的脈絡去看外文在台灣的發展,但這些也促使我去想,如果從高教現場來看──

外文系到底在做什麼、教什麼、怎麼教?學生到底學到了什麼?我們到底要培育什麼?

從英/外文系的課程規畫與教學人員、教學內容與方法等實況與演變來做觀察與研究,也許也會是另一個有趣也值得探究的主題。

未來何去何從,變與不變之間,如何持續實踐一直以來人文學者們「以文淑世」的理想與核心信念*,要看得更深更真更遠,但也還是要一步步,持續努力。


--

參考資料

《人文百年、化成天下:中華民國百年人文傳承大展》(2011)
https://taiwanebook.ncl.edu.tw/zh-tw/book/NCL-004280565


[ 以上皆可線上閱覽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