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1年6月20日 星期日

寫給 2021 疫情下的英美系畢業生

昨晚是英美系線上畢業聚會。會前我看著畢代寄來同學們想跟老師們討論的疑問,裏頭有很多對未來人生的徬徨。我思量著同學們現在的心境狀態,遙想起15年前大學畢業的自己...,寫下想跟畢業同學們說的話:




畢業於疫情下


在疫情中畢業,沒有畢業典禮,很多活動被取消,也許讓人沮喪,但這也意味著,你們是被賦予特別使命的一群,站在這疫後新時代的開端。

接下來的世界、教育、工作、生活的型態,也許都被疫情打亂、解構,又重新建構。在這時候畢業也許會更茫然,但這也代表著無限的機會與可能。我們正在共同參與創造、創新工作、人生、世界的未來樣貌。


回顧大學時光 心如大海


回顧大家待了四年的東華、英美系。這大學四年的學習與體驗,讓你成為了什麼樣的人呢?英語能力、國際視野、人文關懷、思辨能力等等,各方面的拓展,曾經有過的繽紛燦爛,或是挫折困惑。這些時刻都會過去,但人生的高低起伏也都會再有。

人生就像大海,而波浪起伏就像生命中的經驗。在《成為自由人》這本書裡說,「你不是那道波浪,你是海洋。」海浪不是你,只是你的一個經驗;浪不會改變大海的本質,但這一個個真實體驗,一道道浪的起落,的確讓你更了解人生,有機會去看得更深更遠,也更明白你自己。

徬徨懷疑的時候,回到心裡召喚真實──記得你是那片大海,不只是波浪。回到你內心深處的信念,去探問自己最真誠的心願、嚮往是什麼。

我們在英美系讀了這麼多的文學、習得的人文素養,不就是幫助我們更慎思明辨、宏觀這世界龐大的社會體系,還有更細膩體察、微觀這生命的狀態與處境。

去認清、接受自己的現狀,朝著心之所向,每個時刻都可以是一個新的出發起點。




展望未來生涯、職涯


在這看起來還普遍重理工輕人文的現代社會,身為人文學門的畢業生,也許會擔心不被看重(看到同學們的提問「什麼樣的工作比較重視英美系的學生呢?」...)。但重要的是,要先肯定、明白、活出自我的價值啊!尤其在科技、AI 日新月異的時代,人文精神與關懷,更是不可或缺的本質,否則科技都只剩空殼或成了禍害。

從實際能力來看:英語文能力之外,說故事的能力、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連結、傳遞情感關懷的能力、人文思想、洞察力與創造力等等,其實充滿無限可能。從實際產業去看,從遊戲影視業的故事腳本,媒體出版業的人文敘事,乃至於你可以去發明的未來工作、斜槓、跨域的機會,都可以不斷為自己的人生開創!

感到困惑時,也許可以再回到經典、人文,或延伸閱讀、書寫、創作,回到能安穩身心的一方天地、山海、自然;再重新去看清局勢,跨出自己新的一步。

成長的過程難免跌跌撞撞,但心中帶著善意與愛,在有需要時懂得求助──你不是生命的孤島,一定會有能帶給你協助與力量的一本書、一句話、一個人、或一件事,也許以你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現,但你要打開心去發覺。

祝福你,往前邁進,能帶著笑容,成為你喜歡的你自己。💗


--
*篇首圖片來源:https://www.thequint.com/neon/hot-take/graduating-in-the-middle-of-a-pandemic

2021年5月22日 星期六

疫情升溫轉線上授課:教什麼?如何教?

自上週末(5/15)台灣疫情升溫、防疫升級後,全台都陸續轉為線上授課了。

我的線上授課的第一週(5/16-22),完成了7門課(共8個班)的線上遠距教學,緊湊地累積了線上「同步教學」、「非同步教學」與「混成式教學」的初步經驗,線上授課同時還有我兩個學齡前的孩子不時加入(因為幼兒園也停課了啊)~


防疫當前的教育:

觀照生命、省思大環境、留給彼此空間


不過,在這因應疫情升溫轉線上授課的過渡時期,我想最重要的不是要馬上把線上課程上好上滿,而是師生都需要一些彈性調適、照顧身心的時間空間。

相互關懷,也去回應、省思疫情帶來的生命課題,觀照大環境的轉變──畢竟,這更是此刻當前重要的教育。

教師原本實體課程的教材教法若搬到線上不見得適用,就做些彈性調整,在自己目前有限的時間、心力下,與可較快上手(或本來就在用的)的線上平台、工具中,視情況搭配同步、非同步(或是學生自主的)學習。

請別太緊繃、心急,留給彼此多一些彈性空間,別給自己太大壓力。

很多老師們在這段期間都超時工作了,同時也還要照顧自己家中的小孩(都回家遠距上課了)。請老師們在積極調適為線上授課、提升線上教學能力、關心學生防疫期間身心狀況等等的同時,也要好好照顧好自己,留給自己沉澱、修復、放鬆、放空的時間空間。

線上授課是一段新的旅程,在教學相長的線上互動體驗當中,也會彼此學習成長,或是發現新的樂趣 : )




線上授課的初步模式


我第一週線上授課的幾個初步模式為:

1. 非同步教學

搭配預先錄製課程講解影片,運用 Google Classroom 或校內 e-Learning 平台等提供影片及相關電子教材、作業活動練習、Google表單小測驗等。 

2. 同步教學

我目前以 Google Meet 視訊會議,運用現場同步語音、影像、分享電腦簡報等畫面,搭配內建白板(共同創作)、文字訊息(即時問答)等互動交流功能。

視情況加上 Zuvio(同儕互評),還準備了 Wheel of Names(趣味抽籤點人)等等,促進分享、交流、回饋。(也可運用 Kahoot!、Slido 等等,答是非題、選擇題、票選等功能。但我想適時搭配即可,可陸續嘗試體驗,但也不用弄得太複雜、手忙腳亂。)

3. 混成式教學:結合以上同步及非同步

目前我的步驟大致如下──

(1) 先在 Google Classroom 上建立好當日教學要分享的單元內容教材(文本、簡報、影片等)以及學習活動(Google 表單小測驗,或是其它出題繳交 Google 文件作答等等);
(2) 同步 Google Meet 進行整體教學講解並與同學互動交流;
(3) 再留時間給同學們回到 Google Classroom ,進行非同步自主學習,並完成當日學習活動。Google Meet 同步教學影片錄製完成後,也會再上傳分享給同學,做為參考與複習。

我想,這一兩週之後,全台的師生們會陸續適應、熟悉線上授課,逐漸發展出各自的模式。



實體課程 vs. 線上教學


也有朋友問到我對實體或線上授課的喜好,或兩者的比較。

我想,實體與線上授課各有其特性。

實體課程當然比較有直接見面、真實互動的溫度,實體成果的展現等等,有其不可取代的地方。

不過在網路便捷的現代(又在疫情影響之下)線上授課的確也有其可運用的優勢──只是師生的確都需要一段調適、熟悉的時期。實體行得通的方式不見得線上會有效,所以實體課程搬到線上時,往往教材、教法都需要調整。

線上學習相關的互動科技日益發達,也有其自主、彈性等優點,或是與同學的互動、同學間的協作討論(不管運用最基本的文字訊息或討論區、共用文件等等),某種程度可能比實體課程更便捷,或更方便老師追蹤、參與、回饋各組/各同學的學習與討論狀況。

所以,也許要逐漸體驗與了解實體、線上授課各自的特性與相關工具方法後,試著各取其長處吧!




還是都先照顧好自己身心安定健康,面對疫情這生命課題、大環境的省思。

線上授課就一步步隨著教學互動、嘗試體驗,繼續前行。


--

參考資料:

What do you like and/or dislike about distance learning? How does distance learning compare to face-to-face classes?

* 本文附圖為個人 Google Meet 同步授課之錄影截圖。其中呈現的課堂簡報內插圖取自網路。

2021年4月22日 星期四

英/外文系在台灣的定位與方向:文學與語言、教學與研究之我思

上個月3/27我到台大參與了110年「文學二」(外文)學門的學術研習營「跨域凝視的人文新景」,其中聽到了中研院王智明研究員分享即將完成、出版的新著「落地轉譯:外文研究的百年軌跡」,非常感動,在在呼應了我從18年前進入台大外文系就讀、出國研究,到如今在國內語言中心及英/外文系任教多年的心境與歷程,彷彿讓我更能將個人過程放入這百年外文研究在台灣的建置史之中檢視,一窺其脈絡,解開自己一路以來從何而來的困惑,從歷史中更去了解外文學門至今的現況,也更加思索未來的定位與方向!

英/外文系所在台灣的定位,無論在學術研究與課程教學上,百年以來面臨各種內外因素,一直以來都有諸多考驗、轉向、轉型。尤其在全球化、去中心、多元文化的現今,在國際與本土之間,從文學文化到語言,從人文思想到語文表達,從研究到教學,論述到應用...


英文文學教學在台灣高教之我思


我從台大外文(2002-2006)畢業後就到英國倫敦大學攻讀英文系的碩博士(2006-2012),主修19世紀維多利亞時期文學。我在求學時期的確內心常有的一個掙扎就是:研究這個(19世紀英國文學)到底對這社會有什麼用?到底跟我的人生有什麼關聯?這也是我後來進入台灣高教任教時,覺得必須要給學生一個交代的──所以我努力把西方經典穿越東西古今的連結到台灣學生的生活與現代社會(我把我所做的經典文學教學創新寫成論文〈英美文學經典之教學創新:跨域實作〉,榮幸得到《2018第九屆教育創新國際學術研討會:跨領域教育的現在與未來》最佳論文獎,可參考課程活動相關報導 ,學生成果展臉書專頁,教學成果簡介影片等)。

不過,文學教學研究(相較於文學研究),一直以來難以歸類也難受重視,但這的確是台灣的英/外文系高教現場一直存在、也應加以思量的一件事。


英語教學在台灣高教之我見


另外就是,台灣的英/外文系,除了被視為一個「人文薰陶」的單位,也往往納入了語言研究,甚至更實際的負有「英語教學」的功用與責任。畢竟英語不是本國人母語,英語能力也是進入英文文學教學與研究之前的必備能力。

以實際情況來看,很多新進英/外文系任教的學者,常常都需要去教授英語能力課程,這也往往是許多英/外文系教授們不願意教(或許因為較偏離了自身文學學術專業),而常常交給兼任、新進或如今高教現場的專案約聘教師教的。或是在台灣許多大學也陸續成立了類似英語教學中心的單位來負責全校性英語課程,不過英/外文系本身還是有其系上語言訓練課程之必要。

但讓文學專業的老師來教英文,的確有其狀況,一方面受文學研究訓練的老師不一定擅長英語教學(我自己在台大外文受教的過程中,的確也有遇過這樣的新進老師,我的確可以明白教師面對的困境[英文文學專業跟英語口語訓練教學的確是兩回事],但這也的確影響了學生的受教狀況。這也是我後來成為英語技能課程老師時努力想提升的,所以就有些脫離文學專業的去實際發展了多元、生活化、希望符合學生需求的英語教學);但從另一方面來看,英文文學涵養也可以有助於英語教學(文學的確建立於美妙的語言之上),只要教師有心去從學生需求出發、提升自己教學能力,乃至於連結自己的文學專業,還是可以帶來師生皆有收穫與學習的良好教學。

由文學學者來教英文課的確是普遍存在於台灣高教的現狀(我自己就是其中一例),但也的確現在有越來越多英語教學相關專業的老師來負責教授英文(但也存在語言教學類老師偏好教授其專業的「 語言教學法 」而不一定想教英語技能課的狀況)。

教學現場的確有各種複雜的因素形塑出各種實況,造成更難應對的各種挑戰,不是單一個人抑或單一系所、學門可決定,但面對學生的第一線教師仍需直面與應變、處理。


外文研究與教學在台灣


而長久也受到實用取向的影響,加上多元及本土文化日受重視,英/外文系從傳統偏重英美文學、人文精神思想,翻譯及比較文學,涵蓋語言教學與研究乃至應用,也觸及英美之外的亞美、新英文文學,性別、文化及跨域研究,以及台灣本土文學研究等(陸續也出現了應用外語系、台文所等等)。而在台灣整體重科技而輕人文、強調跨域、少子化的現今,也有老師擔心英/外文系發展萎縮或是否會日益併入通識等狀況。

最近閱讀外文學門在台灣的建置史相關著作,在《人文百年、化成天下:中華民國百年人文傳承大展》(2011) 中,赫然發現單德興老師一篇分論〈比較文學在台灣〉,論述比較文學在台灣之發展,簡要可用「一會二刊五班」概括,這五班分別是:

1. 台大外文研究所博士班 (1970-)
2. 輔仁大學比較文學博士班 (1994-)
3. 中正大學比較文學碩士班 (1999-2007)
4. 東吳大學比較文學碩士班 (2001-2010)
5. 東華大學比較文學博士班 (2005-)




當我看到第5項自己現在所任教的東華大學時,相當震撼!但想到這博班的現況,也相當感慨...

王智明研究員的新著也是從學術研究的脈絡去看外文在台灣的發展,但這些也促使我去想,如果從高教現場來看──

外文系到底在做什麼、教什麼、怎麼教?學生到底學到了什麼?我們到底要培育什麼?

從英/外文系的課程規畫與教學人員、教學內容與方法等實況與演變來做觀察與研究,也許也會是另一個有趣也值得探究的主題。

未來何去何從,變與不變之間,如何持續實踐一直以來人文學者們「以文淑世」的理想與核心信念*,要看得更深更真更遠,但也還是要一步步,持續努力。


--

參考資料

《人文百年、化成天下:中華民國百年人文傳承大展》(2011)
https://taiwanebook.ncl.edu.tw/zh-tw/book/NCL-004280565


[ 以上皆可線上閱覽全文 ]

2030雙語國家政策:大學英語授課之幾點想法

上週我到慈科大的教師講座分享,主題關於最近政府要推動的「2030雙語國家政策」,在大學端的「大一英文」課程面臨改革,各系所專業課程的英語授課狀況需要提升,以及目前因應少子化、南向招收國際生等現況。

我的演講大綱包含以下四點:
1. 「英語教學」與「英語授課」的現況與未來
2. 教師英語授課與學生英語能力提升
3. 全球化之下,面對多元學生如何有效教學?
4. 多元教學方式,善用數位工具輔助

以下簡要分享--


「英語教學」與「英語授課」的現況與未來


以往台灣教育體系的英語教學(TEFL / TESOL)多偏向一般性的英語學習(EGP, 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但為搭配大學各科系希望能逐步邁向英語授課(EMI, English as a Medium of Instruction),要讓學生的英文能力能銜接各專業語用,「大一英文」課程勢必要轉為針對各院系的專業/學術英語(ESP/EAP, English for Specific/Academic Purposes)。


教師英語授課能力提升


各科系教師在面對英語授課時,其實可以先自我演練熟悉所謂的課室英語,比如說台師大翻譯所的廖柏森教授今年新出的《大學全英語授課:900句課堂情境句型與應用 (美式發音MP3免費下載)》(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1647)就提供非常實用的教學情境例句演練。

但是,英語授課所要關切的,其實不只是授課語言切換而已。(講白一點,就算大家都講中文,如果課程單純只是講授,學生也很可能都不知神遊何處,而形成無效教學。所以當授課語言變成英語之後,其實也更需強化講授之外的多元、有效互動教學策略。)尤其在英語不是學生母語的狀況下,在輔助學生提升英語能力之外,也許更應注重課堂中如何以多元教學方法,乃至搭配數位工具輔助,以達有效教學!


全球化之下,面對多元學生,如何有效教學


尤其在全球化、招收國際生,班級內學生日益多元的狀況下,「全納教學(Inclusive Teaching)」的理念與實行就更為重要:如何協助所有多元的學生都能參與、融入課程?

我在去年初線上進修哈佛大學高等教育教學證書課程(Harvard's Derek Bok Center,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Certificate)時,課程中針對當今全球化、國際生、學生個別差異大、甚至中輟率越來越高等狀態,強調了「全方位課程設計 "Universal Design for Learning (UDL)"」的理念,期盼藉由教師多樣的教法、提供學生多樣的課程參與管道以及多元的成果展現方式,也就是透過更多元、個別化、差異化的教學,甚至考量到涵蓋跨文化差異的溝通交流,以利學生都能獲得適合個別狀況的學習取向、達成自身最佳的學習成果。




數位工具輔助自主學習(例如互動式線上教學平台)當然也是差異化教學、達成自訂步調學習(self-paced learning)的一個方式。或也是輔助學生提升英語能力的方式。

不過,理想要到落實,也要面對、克服現實中重重困難障礙。依據不同的課程性質與目標、師生狀況與需求,也許也都會有不同的合適教學法。

還是要回到師生於教學過程中,一步步地相互了解、建立良善循環的師生關係,共同學習成長。

2021年2月25日 星期四

【媒體報導】教學服務成果

羅珮瑄老師教學服務等成果之相關媒體報導與網頁,請點選各連結閱覽:

1. 入圍教育部「全國傑出通識教師獎」



2021年2月24日 星期三

【教學影片】羅珮瑄 老師

✦ 我的教學日常


一學期16學分授課《英語&文學 x 跨域創新 教學實踐研究 x 教學論文發表


1. 文學教學創新


  • 主要西方作者專題」課程成果


2. 跨領域共授


  • 科學與文學的對話」跨領域概念

  • 科學與文學的對話」課程實況


3. 英語授課


  • The Hidden Meaning in Children's Literature
個人進修「哈佛大學教學中心 高等教育教學證書」課程 教學展演

  • English Communication e-Lesson Intro 1: Traveling
個人教授「英語溝通」線上單元 介紹1

  • English Communication e-Lesson Intro 2: Staying Abroad
個人教授「英語溝通」線上單元 介紹2


➤ 更多影片請上 YouTube 頻道


👉 羅珮瑄 老師

👉 莊沁融 老師(我的跨域共授搭檔)






2021年2月4日 星期四

走過2020:我的教學心得點滴

作者:羅珮瑄


2020年來到最後一天,這的確是非常特別的一年。全球疫情波濤洶湧,台灣宛如諾亞方舟。是我值太歲的本命年,更是我至今拿下最多教育部及校級榮譽獎勵的一年。感恩、收穫,亦是療癒、轉變,生命篇章有了新的開展。

想回顧我今年教學生涯中的幾個小故事──


教師熱忱何以為繼?


一月初,學期末,「英文閱讀與寫作三級」課程學生在分組上台報告的回饋單最後感性寫下:「Finally, 謝謝老師這學期的教導,真的讓我碩果豐收,希望老師保有教學的熱忱!祝今年也能順遂、快樂:)」

我當時看了其實很溫暖感動,但又有某種感慨甚至感傷,尤其是在近乎形式化的教學計劃結案簡報尾聲分享至此,眼睜睜看著這教學仍非主要價值的高教體制,而我在一學期16學分的教學責任下,不斷剝削自我後的教學熱忱,要如何走得長遠?


教師的療癒與自我實現


「主要西方作者專題」是我任教於英美系的文學專題課。六月,期末、畢業時分,寄語學生祝福時,我突然哭了,不禁窩在講台後任眼淚落下。眼淚背後是百感交集,當然有對學生的離別不捨,還有英/外文系之於我的特殊情感──那也許就像我的娘家,但還不是我的歸宿(現實來說,在這我始終就是主聘於語言中心、某種形式從聘於英美系的專案教師,處於體制的邊陲地帶)。

還有文學之於我,就是如此用生命照見生命、走入生命,無論是作者的、角色的、學生的、以及我的生命。然後當我用生命體認到我所教的《簡愛》所呈現的種種體制、階級、性別等不平等不公義,我自己的生命經歷不就是在種種壓迫之下,那我該如何活出自我生命真實?還有一學期超鐘點到17學分下仍用盡心力授課,我似乎真的身心俱疲。


(上圖:好多年前看《巨流河》就抄下收放在自己皮夾裡的句子。這些年來對於文學讓人「看懂真相」更深刻體認了啊。)


我知道我受傷了,不能再繼續這樣下去。如同李維倫老師在〈學生正在拋棄大學,大學老師正在拋棄自己〉文中所言,「大學老師成為受傷的人。然而更嚴重的是,如果大學老師不願啟動自我療癒的機能,這些『傷痕』將持續存在而成為『症狀』。」

我真的展開了自我療癒的性靈之旅。以(育嬰)留職停薪停下了這一學期的課,去豐盈授課之外的自我生命,如今真的開啟許多新的契機,經典翻譯出版計畫、線上課程製作...。當放開某種執著之後,生命以更驚喜的面貌無限開展!


接納與觀照自己


六月底,有個在期末意外嚴重車禍受傷的學生,來信詢問「英語線上學習二級」這門課的作業報告補救措施。但讓人心疼的是,信中他自白自己「糟透了,我非常討厭這樣的自己」。

我不知道我們的教育體制是否造成了許多因一次次挫敗而內化了自我批判、自我否定、自我價值非常低落,或太把學科表現與自我價值感畫上等號的孩子們。懷抱了非常多的自責、困擾、愧疚,覺得都是自己不夠好。

我回信想好好鼓勵他,我真心希望我們的教育能培養起孩子的正向成長心態,能好好面對、接受自己的現狀,毋須苛責或一再逃避,而可以一次次再起,相信自己,耐心的一步步努力。

又如許瑞云醫師說:「反思可以讓一個人成長與學習,但反思不是自我鞭打或批判。反思是平靜地覺察自己的錯誤及問題,從中思考改善的方式,不帶有批判苛責的負面情緒,而是帶著慈悲與智慧的觀照。」

也許你心中也有個受傷、嘗試努力但得不到肯定的小孩,也需要你給自己一個接納關懷的擁抱。


自我突破與擴展


「英語溝通一級」課程期末學生的英語個人小演講,我總要他們寫個心得條。看他們一個個依著課程學習歷程而在英語口說表達上更邁出自己的一步,看見學生的學習成長,總是老師開心的事。

一位十分誠懇認真的學生上台示範與英語講解了他從小練的扯鈴,我真的可以在他眼中看到那用心投入而實現自我所散發的光,他在單子上寫道:

「這次的個人演說讓我了解到,要教大家做一件事情很困難,而用英文的話更困難,不過我還是成功完成了!!覺得很開心!這次的經驗後,讓我有更大的動力去學習好英文,讓英文成為自己的語文後,一定能更自然和不緊張!

謝謝老師這學期的教導,我學習到很多很多英文能力,和突破自己很多次!!」

我教的真的不只是英文,是自我生命的擴展!


跨域交流與連結


跨域共授課程「科學與文學的對話」期中讓學生進行跨域合作小組上台報告,看見許多異領域交會出的美妙火花,但跨域交流合作共創的執行過程仍有可提升之處。

學生期末心得中,我其實很開心看到學生自己從過程中體會到,在各跨域小組的分工合作中,若太強調依專業分工、切割彼此所負責的區塊,反而弱化了跨域結合統整的交流,因此必須「更注重不同談論層面的連結」才不會淪為「科學談科學的、文學談文學的」而失去「結合論之的有趣火花」。

或是如何再加強鼓勵學生更勇於跨出舒適圈,也待深化。有學生提到:

「本次報告我負責『時光旅行』的內容,我嘗試平時排斥的物理書籍,並且上網蒐集很多資料,希望能讓報告時講解的更清楚給台下同學聽,是很用心且自我突破的學習。

其他組的報告也都讓我覺得很有趣,不過我發現大家在科學普遍不敢直接討論生硬的物理、化學,在文學部份也都多以音樂、電影等輕鬆的內容討論,希望大家可以更有企圖心,去挑戰自己陌生的領域,這樣選這門課才能收獲更多!」

跨出舒適圈、突破自己,彼此連結,我們都繼續加油!!


靈魂急轉彎


昨天有幸在歲末看了新上映的電影《靈魂急轉彎》,點出了許多人生迷障。

我們常在一味追求目標中錯失每個真實生命的片刻,以為想追求的到手時人生才真正開始,殊不知到那時才發現已錯過大好人生;或緊握著某個執念不放,反而因此與人生脫節。

回過頭來,真實活在每個當下,敞開心靈的好好去接受、體驗、感知、回應生命中的每個人事物,生命之光就此點亮,超乎你預想的美妙生命,就此開展。

看完電影剛好在影城樓下有個駐村藝術家展,摺頁上陶藝家徐仲葳最後寫著「生活就是有苦有樂,苦中作樂,最後離苦得樂」,巧妙呼應了生命與生活的叩問。


2020 如此走過 感謝每個相遇的你
2021 一定豐盛美好 無限祝福:)


──原稿撰於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