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1年2月25日 星期四

【媒體報導】教學服務成果

羅珮瑄老師教學服務等成果之相關媒體報導與網頁,請點選各連結閱覽:

1. 入圍教育部「全國傑出通識教師獎」



2021年2月24日 星期三

【教學影片】羅珮瑄 老師

✦ 我的教學日常


一學期16學分授課《英語&文學 x 跨域創新 教學實踐研究 x 教學論文發表


1. 文學教學創新


  • 主要西方作者專題」課程成果


2. 跨領域共授


  • 科學與文學的對話」跨領域概念

  • 科學與文學的對話」課程實況


3. 英語授課


  • The Hidden Meaning in Children's Literature
個人進修「哈佛大學教學中心 高等教育教學證書」課程 教學展演

  • English Communication e-Lesson Intro 1: Traveling
個人教授「英語溝通」線上單元 介紹1

  • English Communication e-Lesson Intro 2: Staying Abroad
個人教授「英語溝通」線上單元 介紹2


➤ 更多影片請上 YouTube 頻道


👉 羅珮瑄 老師

👉 莊沁融 老師(我的跨域共授搭檔)






2021年2月4日 星期四

走過2020:我的教學心得點滴

作者:羅珮瑄


2020年來到最後一天,這的確是非常特別的一年。全球疫情波濤洶湧,台灣宛如諾亞方舟。是我值太歲的本命年,更是我至今拿下最多教育部及校級榮譽獎勵的一年。感恩、收穫,亦是療癒、轉變,生命篇章有了新的開展。

想回顧我今年教學生涯中的幾個小故事──


教師熱忱何以為繼?


一月初,學期末,「英文閱讀與寫作三級」課程學生在分組上台報告的回饋單最後感性寫下:「Finally, 謝謝老師這學期的教導,真的讓我碩果豐收,希望老師保有教學的熱忱!祝今年也能順遂、快樂:)」

我當時看了其實很溫暖感動,但又有某種感慨甚至感傷,尤其是在近乎形式化的教學計劃結案簡報尾聲分享至此,眼睜睜看著這教學仍非主要價值的高教體制,而我在一學期16學分的教學責任下,不斷剝削自我後的教學熱忱,要如何走得長遠?


教師的療癒與自我實現


「主要西方作者專題」是我任教於英美系的文學專題課。六月,期末、畢業時分,寄語學生祝福時,我突然哭了,不禁窩在講台後任眼淚落下。眼淚背後是百感交集,當然有對學生的離別不捨,還有英/外文系之於我的特殊情感──那也許就像我的娘家,但還不是我的歸宿(現實來說,在這我始終就是主聘於語言中心、某種形式從聘於英美系的專案教師,處於體制的邊陲地帶)。

還有文學之於我,就是如此用生命照見生命、走入生命,無論是作者的、角色的、學生的、以及我的生命。然後當我用生命體認到我所教的《簡愛》所呈現的種種體制、階級、性別等不平等不公義,我自己的生命經歷不就是在種種壓迫之下,那我該如何活出自我生命真實?還有一學期超鐘點到17學分下仍用盡心力授課,我似乎真的身心俱疲。


(上圖:好多年前看《巨流河》就抄下收放在自己皮夾裡的句子。這些年來對於文學讓人「看懂真相」更深刻體認了啊。)


我知道我受傷了,不能再繼續這樣下去。如同李維倫老師在〈學生正在拋棄大學,大學老師正在拋棄自己〉文中所言,「大學老師成為受傷的人。然而更嚴重的是,如果大學老師不願啟動自我療癒的機能,這些『傷痕』將持續存在而成為『症狀』。」

我真的展開了自我療癒的性靈之旅。以(育嬰)留職停薪停下了這一學期的課,去豐盈授課之外的自我生命,如今真的開啟許多新的契機,經典翻譯出版計畫、線上課程製作...。當放開某種執著之後,生命以更驚喜的面貌無限開展!


接納與觀照自己


六月底,有個在期末意外嚴重車禍受傷的學生,來信詢問「英語線上學習二級」這門課的作業報告補救措施。但讓人心疼的是,信中他自白自己「糟透了,我非常討厭這樣的自己」。

我不知道我們的教育體制是否造成了許多因一次次挫敗而內化了自我批判、自我否定、自我價值非常低落,或太把學科表現與自我價值感畫上等號的孩子們。懷抱了非常多的自責、困擾、愧疚,覺得都是自己不夠好。

我回信想好好鼓勵他,我真心希望我們的教育能培養起孩子的正向成長心態,能好好面對、接受自己的現狀,毋須苛責或一再逃避,而可以一次次再起,相信自己,耐心的一步步努力。

又如許瑞云醫師說:「反思可以讓一個人成長與學習,但反思不是自我鞭打或批判。反思是平靜地覺察自己的錯誤及問題,從中思考改善的方式,不帶有批判苛責的負面情緒,而是帶著慈悲與智慧的觀照。」

也許你心中也有個受傷、嘗試努力但得不到肯定的小孩,也需要你給自己一個接納關懷的擁抱。


自我突破與擴展


「英語溝通一級」課程期末學生的英語個人小演講,我總要他們寫個心得條。看他們一個個依著課程學習歷程而在英語口說表達上更邁出自己的一步,看見學生的學習成長,總是老師開心的事。

一位十分誠懇認真的學生上台示範與英語講解了他從小練的扯鈴,我真的可以在他眼中看到那用心投入而實現自我所散發的光,他在單子上寫道:

「這次的個人演說讓我了解到,要教大家做一件事情很困難,而用英文的話更困難,不過我還是成功完成了!!覺得很開心!這次的經驗後,讓我有更大的動力去學習好英文,讓英文成為自己的語文後,一定能更自然和不緊張!

謝謝老師這學期的教導,我學習到很多很多英文能力,和突破自己很多次!!」

我教的真的不只是英文,是自我生命的擴展!


跨域交流與連結


跨域共授課程「科學與文學的對話」期中讓學生進行跨域合作小組上台報告,看見許多異領域交會出的美妙火花,但跨域交流合作共創的執行過程仍有可提升之處。

學生期末心得中,我其實很開心看到學生自己從過程中體會到,在各跨域小組的分工合作中,若太強調依專業分工、切割彼此所負責的區塊,反而弱化了跨域結合統整的交流,因此必須「更注重不同談論層面的連結」才不會淪為「科學談科學的、文學談文學的」而失去「結合論之的有趣火花」。

或是如何再加強鼓勵學生更勇於跨出舒適圈,也待深化。有學生提到:

「本次報告我負責『時光旅行』的內容,我嘗試平時排斥的物理書籍,並且上網蒐集很多資料,希望能讓報告時講解的更清楚給台下同學聽,是很用心且自我突破的學習。

其他組的報告也都讓我覺得很有趣,不過我發現大家在科學普遍不敢直接討論生硬的物理、化學,在文學部份也都多以音樂、電影等輕鬆的內容討論,希望大家可以更有企圖心,去挑戰自己陌生的領域,這樣選這門課才能收獲更多!」

跨出舒適圈、突破自己,彼此連結,我們都繼續加油!!


靈魂急轉彎


昨天有幸在歲末看了新上映的電影《靈魂急轉彎》,點出了許多人生迷障。

我們常在一味追求目標中錯失每個真實生命的片刻,以為想追求的到手時人生才真正開始,殊不知到那時才發現已錯過大好人生;或緊握著某個執念不放,反而因此與人生脫節。

回過頭來,真實活在每個當下,敞開心靈的好好去接受、體驗、感知、回應生命中的每個人事物,生命之光就此點亮,超乎你預想的美妙生命,就此開展。

看完電影剛好在影城樓下有個駐村藝術家展,摺頁上陶藝家徐仲葳最後寫著「生活就是有苦有樂,苦中作樂,最後離苦得樂」,巧妙呼應了生命與生活的叩問。


2020 如此走過 感謝每個相遇的你
2021 一定豐盛美好 無限祝福:)


──原稿撰於2020.12.31


2021年2月3日 星期三

《跨域共授 教學實踐》

作者:羅珮瑄

世界變化日新月異,當今與未來的全球議題,勢必要以創新、跨界合作的方式來共同面對。跨領域教育正是當前所需;我與理工教師聯手開設了全校第一門「跨領域共時授課」課程「科學與文學的對話」,自105年至今已邁入第7學期授課,建立起師生共創的教學成果。我們多次發表相關教學研究論文,亦受邀於講座分享跨域共授經驗。我更以此課程通過教育部109學年「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擔任計畫主持人。以下為我的跨域共授教學研究成果分享:

  1. 跨領域共時授課通識之 (1)開創與實行:「科學與文學的對話」
  2. 跨領域共時授課通識之 (2)內容設計:「科學與文學的對話」
  3. 跨領域共時授課通識之 (3)合作學習:「科學與文學的對話」
  4. 跨領域共時授課通識之 (4)學習成效:「科學與文學的對話」


⇑ ⇑   請點入閱讀,一起跨領域吧!   ⇑ ⇑





跨領域共時授課之 (4)學習成效:「科學與文學的對話」

作者:羅珮瑄


筆者已於前三篇文章〈跨領域共時授課之 (1)開創與實行:「科學與文學的對話」〉、〈跨領域共時授課之 (2)內容設計:「科學與文學的對話」〉、〈跨領域共時授課之 (3)合作學習:「科學與文學的對話」〉分享了開設跨域共授課程之理念、教學現場的狀況、課程內容設計,以及學生跨域合作學習之安排,接下來將探討此跨域共授課程之學習成效。

期盼藉由個人這幾年投入高教現場的實務分享,帶動交流,凝聚有志之士一同促進教育現場的教學跨域創新與實踐!

「跨出這個領域的舒適圈,體會其他領域的美好,並向著各種值得學習的人事物學習。很高興有像〈科學與文學的對話〉這種課程的出現,讓『跨界』這回事讓我們保持寬闊的胸襟和視野,成為我們在大學、甚至人生路上的提醒。」──「科學與文學的對話」課程學生回饋


五、跨域合作學習質性回饋分析


整體而言,學生均對跨域合作學習之小組專題成果報告經驗抱持正向的態度。對學生來說,跨域合作是特殊而新奇的嘗試,而在共授教師的共同示範與帶動、引導下,加上課程安排的跨域小組討論與凝聚時間,讓學生在籌備與進行專題報告時能開心的參與其中並有所收穫。
以下統整學生針對期中跨域小組專題報告所回饋之跨域合作學習成效要點如下:

(一)提升跨領域的信心、資料蒐集與統整的能力,促使自我探索學習不同領域的知識,並彼此交流


學生提到自身在小組報告過程中「研究了當中的歷史背景與淵源,感到很有成就感,也嘗試在討論中交融彼此的理念和見解,試圖帶給觀眾不同的論述與想法。」,也有學生提到「準備ppt的過程中找了很多資料,也吸收了很多我可能一輩子不會了解的知識,學到了很多」;以及「準備報告的過程中研讀了許多平常不會接觸的文學和科學面,打開自己的眼界也和不同領域的組員一起激盪出很多有趣的想法。」

(二)不同領域之同儕間相互啟發與鼓舞,並回饋至自我認知與成長


針對不同領域學生的相互啟發,一位學生說「這算是我第一次接觸藝術學院以外的同學,才發現大家真的都跟自己身邊的人很不一樣,不僅思考方式不同,就連笑點也都很不一樣!」還有「在台下看大家都能表現的從容不迫的報告,又能以好多我沒想過的角度思考,實在是非常羨慕,也期許自己能盡可能多方思考。」

以及有人分享「學期報告可以看出,大部分的人會對自己感興趣的主題特別用心,從每個人不同的興趣中,可以相互理解、探索、分享。而我們平常不一定會接觸到其他人所有興趣的東西,所以期中報告讓我印象深刻。」

針對自我提升,有學生提到在籌備到上台報告過程中「我能更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以及我不足的地方要如何去改善。同學回饋也讓我很感動,想更努力!」還有「很感謝這門課有分組報告,這個規劃讓我學到了不同於以往一個人準備報告的經驗,也看到了不同院系的學生對同個主題各方向的分析,真的獲益良多,也謝謝其他三位組員的教導。」

也有心理領域的學生提到「在聽許多組報告時發覺有許多不同以往的思維模式,獲得許多新鮮的觀點。而準備報告時,透過不同面向的討論,對於該主題­──神祕學有了更多的啟發。期望在未來,能在心理這個專業上結合更多領域,發展有助於社會的觀點及事物。」

(三)體會到每個主題都有不同面向,而各領域本是相互關聯、並存才能完整


有學生提及「籌備報告時,發現有很多東西可以講述及探討,甚至都能發展成一篇專題。當我們深入瞭解一件事時,就會發現其內涵之概念、原理、跨領域成分之多」。

還有「這學期大家的報告都很精彩,隨著主題的多元性,每組報告所準備的科學、文學的觀察面向更是有許多的不同之處。在科學上,有些組別提出數據,有些組別分析存在物質;文學上,有些組別提出相關作品,有些組別提出探訪、觀看的自我感受。這使我在大家的報告中,開拓自我觀看科學與文學的面向以及視野。而有些組報告的主題本就難以劃分科學、文學兩者(例如占星相關報告組別),聽著他們的報告使我思考,或許科學與文學本就不是該一分為二,亦並未有著清楚界線,應該是要相輔相成才能完整的存在。」

(四)達成跨域團隊合作與跨域內容整合之成功經驗,並能欣賞跨域共創之美


有學生寫道,這次報告因要同時準備不同領域內容,故更需加強團隊合作,彼此貢獻各自專業所長。而在科學與文學的內容整理與融合上,一開始以為十分困難,「但在仔細地整理後卻發現沒有想像中困難,兩者有很大的部份是能相互運用、啟發的,也正因是科學與文學的結合,更能出現許多有趣的報告主題,是在其他課堂上難以出現的。文學的創造力加上科學的實作、解釋,使這堂課有著截然不同的內容。」

一位大四學生對籌備及上台報告與聆聽他組報告做了整體回饋,亦提到在討論報告方向時,因要跨領域結合而受到挑戰:「要找到一個有趣且在科學及文學層面都能有所延伸的主題」,花了許多心力;但該生亦感到過程的趣味:「因為主題的彈性,和不是那麼熟悉及擅長的領域有所不同的組員,使得我們能在過程中磨合且相互學習。」還有聆聽各組多元跨域報告之心得:「同學們的報告也都相當有趣,讓我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能接觸到如此多元的事物,真的非常好。」

可見學生非常正向的看待跨域小組形成與合作共創的過程,並有所成長,也從他組的跨領域報告中有所學習。過程雖不易,但能感受到趣味!我想這就是我們共授教師希望帶給學生的跨域交流火花。

(五)開拓跨領域的眼界,甚至超脫物我之境界,回到全人教育的本質


有學生回饋「這個世界太大太有趣,在一個領域失敗,永遠有更多的路讓你選擇。當我專注世界之大,而我是如此渺小;知識如此之多,我所學又是多麼的少時,一切生活的日常小事都構不成煩惱了。」

由上述各項學生回饋分析,可見跨域合作學習之成效豐碩,但跨域交流合作共創的執行過程仍有可提升之處。例如有學生提到,在各組分工合作中,若太強調依專業分工、切割彼此所負責的區塊,反而弱化了跨域結合統整的交流,因此必須「更注重不同談論層面的連結」才不會淪為「科學談科學的、文學談文學的」而失去「結合論之的有趣火花」。

或是如何再加強鼓勵學生更勇於跨出舒適圈,也待深化。有學生提到「本次報告我負責『時光旅行』的內容,我嘗試與平時排斥的物理書籍,並且上網蒐集很多資料,希望能讓報告時,講解的更清楚給台下同學聽,是很用心且自我突破的學習。其他組的報告也都讓我覺得很有趣,不過我發現大家在科學普遍不敢直接討論生硬的物理、化學,在文學部份也都多以音樂、電影等輕鬆的內容討論,希望大家可以更有企圖心,去挑戰自己陌生的領域,這樣選這門課才能收獲更多!」


六、結論與建議:教師跨域共授與學生跨域合作學習之共榮共好


經由前述教學實踐研究歷程與結果分析,總結跨域合作學習與共創之核心要素,莫過於:
  1. 以遊戲互動建立連結,
  2. 以相互瞭解建構合作,
  3. 以連結合作共同跨域學習,
  4. 以師生及同儕交流啟發促進共創。

「跨域共授」課程中教師們的跨域整合教學示範、言教傳授與身教熱忱感染,以及「跨域合作學習」的學生課堂參與環節設計安排、引導促成,兩者實為相輔相成、不可或缺,相互搭配才能有效讓學生從耳濡目染到親身體驗,在興趣動機激發下,逐步完成他們的跨域共創初體驗,並有所體會與成長。

如學生回饋「老師在上課中有趣的內容,使我們在製作報告時都想做得更有趣,也會更用心。所以在聆聽每一組報告時,其實大家都做得很充分也很有趣,就是受到上課中老師們的影響。在籌備時都非常開心能夠參與其中,這是一堂值得推薦給大家的課,也謝謝辛苦的老師們❤」這過程與成果確實相當令人欣喜與感動,達到師生及同儕間的相互激勵、良性循環。

又如黃俊儒(2019)提及教學實踐研究相較於學術性研究「更重視真實場域的落實與實踐」,其核心精神乃是「從解決教學現場的問題出發,所驅動的一連串系統性反省、批判與建構的歷程,最後結果再回饋給教學現場」;達成「以研究作為教學的憑藉,以教學作為研究的發想」。我相信,此研究成果已體現此精神,以及教學與研究相長之循環。

由老師先展開跨域合作,展開以實踐為基礎的教學創新,並透過教學實踐研究不斷反思與提升,才更能帶領學生一同進行有意義的跨域合作學習。在教學與研究共融之下,讓師生共好,一同開創彼此更好的未來,讓社會與世界更好。

透過教師自身起而實踐,帶著真誠友好與好奇,跨越領域隔閡,共同探討與攜手成就良好的跨域共授示範,再佐以良好的教學設計,引領學生參與課堂、融入課程、合作學習、互動交流;如此一來,跨域共授的教師們才能有效帶領學生一同展開別開生面的跨域合作共創之旅,才能將未來所需的創新教育,落實於現在的大學課堂。

我相信,這一顆顆充滿熱忱、好奇、跨域探索的種子已萌芽,盼能在學生們未來走入各行各業時,持續茁壯,成熟為更多跨域結合的多樣美好果實,回應日益多元的未來社會所需。


參考資料


黃俊儒(2019年5月24日)。以實踐研究為基礎的教學創新〔專題演講〕。創新時代的教育:2019創新教育與教學實踐研究論壇,逢甲大學,台中,台灣。http://www.nwgest.org.tw/wSite/public/Attachment/f1538188400177.pdf


──本篇內容摘錄改寫自本人論文:羅珮瑄〈跨域共授通識課之合作共創:以合作學習用於「科學與文學的對話」課程〉,《2020通識教學創新、跨域與實踐研討會論文集》,致理科技大學(2021.01


跨領域共時授課之 (3)合作學習:「科學與文學的對話」

作者:羅珮瑄

筆者已於前兩篇文章〈跨領域共時授課之 (1)開創與實行:「科學與文學的對話」〉、〈跨領域共時授課之 (2)內容設計:「科學與文學的對話」〉分享了開設跨域共授課程之理念、教學現場面對的問題,以及整體課程內容設計;接下來將進一步探討學生跨域合作之形成與進展。

期盼藉由個人這幾年投入高教現場的實務分享,拋磚引玉,凝聚有志之士一同促進教育現場的教學跨域創新與實踐!


四、跨域合作學習小組之形成與凝聚、合作共創之期程安排


(一)學生跨域合作小組之形成


為改善學生來自不同領域、彼此不熟悉、難以良好合作交流共創等情形,課程希望自期初即盡早引領學生融入跨域合作學習:透過遊戲化等方式,提早破冰,促進不同科系學生彼此互動認知。

接著在前半學期即輔助學生建立跨域合作小組,在課程單元中即搭配跨域合作學習、協助學生相互學習不同領域之知識,並佐以遊戲競賽等方式,進一步進行小組跨域交流與創作性之活動。讓學生盡早體認領域差距,並頻繁練習跨領域交流理解與溝通。

最後在下半學期小組上台跨域主題成果報告之前,透過課堂中多次團隊合作討論演練等,得以在發表會上展現良好成果。

實際課程狀況以108-2學期「科學與文學的對話」為例,於第三週由兩位教師共同協助學生組成跨域合作學習小組,遊戲化方式如下:

以撲克牌之4花色將全班40位學生依科系並考量人數,劃分為4大領域(如表1),讓每位學生拿一張代表自身領域類別花色的撲克牌,在教室內自行找組員,4人一組,一組至少包含3種以上花色(代表小組成員至少涵蓋3大領域)。找齊組員後,各組同一大桌坐下。

表1. 全班4大領域之劃分、院系及人數組成


實際跨域分組結果如表2,全班除1人缺席中輟,共計39人,分為10組。除第7組只有3人,分屬人文、教育及管理相關領域;其他每組4人,各組組員分屬3到4個領域。

表2. 各組各領域人數及科系分布

跨域分組結果顯示,除了各科系領域平均混合,也發現到各組的年級組成亦自然呈現各年級混合狀態,每組至少有2種年級以上之成員,有60%的組別包含3種年級別之組成。

由上述跨域合作小組之組成可見,在此遊戲化過程中,透過明確規則,但又讓學生有選擇組員的自由彈性,確實可在輕鬆和諧的氣氛中達成混合各領域及年級之異質性小組形成。

隨後以小組圍桌,透過團康互動破冰,限時讓小組成員倆倆相互訪問,再輪流向組內其他成員介紹剛認識的新夥伴。而後搭配課程單元主題之小組說書人(分組故事創作與上台分享)、同儕互評等活動,成功建立起跨域小組之形成與第一次交流合作。


(二)小組跨域合作之發展


以「跨域合作學習」增進跨領域交流學習及團隊跨域合作共創,流程安排如表3。

表3. 本課程進行跨域合作學習之流程表


整學期的跨域小組合作學習實行及師生省思回饋之下,發現在兩學分的跨域共授通識課中,在原有課程的豐富內容之上(包含兩位老師的多元互動教學、實作體驗乃至戶外教學,還搭配邀請業師講座暨工作坊),還要在有限時間內安排學生進行小組凝聚討論,讓原不熟識的各領域各院系學生能有更深入了解與組內跨域合作討論的機會,讓各組有相互交流觀摩的可能,也讓教師有機會參與並輔助各組報告的進行,整體過程實在相當充實,但也十分緊湊。

在學生建議及兩位教師衡量之下,期盼未來能將此課程發展調整為三學分之課程,更有時間餘裕讓課程的主題內容及學生的跨域合作皆更深入充分發展,相得益彰。

*本系列文章將於下篇分析探討


跨域共授之 (4) 跨域合作學習成效



──本篇內容摘錄改寫自本人論文:羅珮瑄〈跨域共授通識課之合作共創:以合作學習用於「科學與文學的對話」課程〉,《2020通識教學創新、跨域與實踐研討會論文集》,致理科技大學(2021.01




跨領域共時授課之 (2)內容設計:「科學與文學的對話」

作者:羅珮瑄


108-1「科學與文學的對話」課程花絮

筆者已於前篇文章〈跨領域共時授課之 (1)開創與實行:「科學與文學的對話」〉初步分享了開設跨域共授課程之理念與經驗,以及教學現場面對的實務狀況,期盼與有志投入跨領域課程之教學者一同分享交流,共同促進教育現場之更新與提升。

此篇文章將接續分享跨域共授課程之內容設計安排,以我開設的「科學與文學的對話」課程為例:


三、跨域共授課程內容整體設計


本「科學與文學的對話」課程累積過往6學期授課經驗,已成功建立起結合科學與文學、透過交叉對話討論與實作體驗模式之跨域共授教學法。順著人類文明發展的時代階段脈絡,以單元主題、問題討論、小組合作、遊戲化、數位化、多媒體互動教學等特色之多元跨域共授模式:
依此教學模式下,兩位來自不同學門專業的教師,逐步帶領來自不同學科領域的學生,帶著趣味及熱忱的融入不同知識領域的交流與學習。由不同專業背景的兩位老師共同針對一個主題設計課程,發想、連結,多元且全面地探討人文與科學。課程主要安排包含:

1、以時間為軸:縱觀科學與文學的發展與交互影響

(1)古希臘時期:神話與哲學
(2)聖經:巴別塔與建築
(3)文藝復興:天文、但丁與莎士比亞
(4)啟蒙時代:「黑死病」之於科學與文學,現代疫情之借古鑑今
(5)工業革命:科技發展與工業小說
(6)永續發展:自然生態與人文,在地關懷與國際視野

2、另闢特別專題:挑選現代生活相關之特殊議題探討

3、跨域交叉對話討論搭配多元互動實作體驗

課程安排為選定共同主題,由科學與文學切入,並映照相互的影響與時代文明的演進,配合展示與實作教學的互動學習,包含動手做實驗、桌遊、夜晚觀星、演講、工作坊、舞台劇、紀錄片觀賞等等,提高學習成效,再輔以戶外與校外教學實地參訪,以多元教學打造創新課程。

4、結合跨域業師客座授課、分享探討業界跨領域實務

學期中邀請兩位跨界工作者分享,透過實際的經驗見證科學與文學如何在工作中發揮交互影響,也透過對談開拓學生視野與對未來的想像。

5、數位化互動課程,提高學習成效

課程中使用即時反饋系統IRS (Zuvio)、Kahoot!等,透過即時互動掌握學習進度,並在期中報告中使用同儕互評,有效達到互動教學。

6、學生跨域合作成果發表

每學期皆舉辦學生成果發表,以105-2學期為例,學生共分11組舉行跨領域主題海報研討發表,並於校內圖書館展出〈科學與人文的對話-成果海報展〉2017/5/14~21,學生口頭講解影片同步發表於網站。

各週課程進度,搭配跨域小組合作主要階段期程如:

  1. 課程介紹:期初破冰與跨域合作學習小組建立
  2. 古希臘時期的科學與文學:世界觀 *實作體驗:阿基米德的發現~實驗展演與討論
  3. 古希臘時期的科學與文學:人與神 *實作體驗:奧德修斯的旅程~說書人故事跨域創作
  4. 聖經中的科學與文學:巴別塔 *實作體驗:台北101阻尼器模型實驗
  5. 文藝復興時期的科學與文學:天文與占星 *實作體驗:觀星app示範操作
  6. 邀請跨域業師專題演講/工作坊1 *實作體驗:跨域產學交流
  7. 校外教學:自然生態與人文、在地關懷 *實作體驗:在地生態與人文參訪實作
  8. 特別專題:「視覺」科學vs.文學 *實作體驗:小組光譜觀測實驗
  9. 科學舞台劇:「哈雷與牛頓 - 從黑暗到光明!」 舞台劇跨域賞析
  10. 從中世紀到啟蒙:黑死病之於科學與文學 *跨域合作小組專題報告之設計思考討論
  11. 啟蒙時代的科學與文學:科學啟蒙者牛頓 *實作體驗:牛頓運動定律之天旋地轉實驗
  12. 工業革命時期的科學與文學:科技發展與科幻及工業小說 *實作體驗:電漿球~讓光劍發光
  13. 工業革命時期的科學與文學:奇幻文學、愛麗絲夢遊仙境與數學 *實作體驗:瑞利散射實驗展演、小組討論
  14. 跨域合作小組專題報告 *跨域合作學習小組專題成果發表
  15. 永續發展:自然生態與人文、國際視野 *實作體驗:動物牌卡桌遊、組內遊戲競賽
  16. 現代科學與文學:電影 *電影跨域賞析
  17. 邀請跨域業師專題演講/工作坊2 *實作體驗:跨域小組討論
  18. 期末考 *跨域合作學習之自我回顧與省思
*備註:課程皆由兩位教師共同授課,針對同一主題,分別由科學與文學領域交叉論述、對話講授,並共同引導學生進行跨域合作討論與實作體驗。


學生回饋


多位學生表達喜歡此跨域創新、結合互動與思考的上課內容與方式,對教學的質性回饋包含:

「這是我這學期最喜歡的課程!我一直分享給身旁的朋友!兩位老師都很用心」、
「多元且不同領域的知識」、
「跨領域的教學內容十分有趣,每堂課都非常的充實!」、
「內容多元,老師親切,作業適切」、
「以科學佐證文學或以文學佐證科學」、
「跨學科、領域的交流」、
「對一個主題能夠從科學與文學的角度做介紹」、
「科學知識及文學知識之擴展、連結、複習」、
「每一堂課的上課方式能引起學生對課程內容有回響跟反思」、
「以創新的概念結合科學與文學,互動良好」、
「成功將科學與文學做連結,以影片或小實驗帶領學生深入發想」、
「文學與科學的關聯性,透過一個作品/名人被呈現」等等。

可見對此跨域共授之整體安排讚譽有加:多元跨域整合且與現代生活連結之教材,多媒體互動及創意之課堂教學活動,多樣化之教法與作業安排,以及師生互動、教師之指導回饋等等,均獲得學生肯定。

這時代需要跨領域的人才,的確藉由這門課跨域共授通識課,成功啟發學生跨領域的視野與學習。

*本系列下篇文章將探討


跨域共授之 (3) 學生跨域合作學習



──本篇內容摘錄改寫自本人論文:羅珮瑄〈跨域共授通識課之合作共創:以合作學習用於「科學與文學的對話」課程〉,《2020通識教學創新、跨域與實踐研討會論文集》,致理科技大學(2021.01)

跨領域共時授課之 (1)開創與實行:「科學與文學的對話」

作者:羅珮瑄


在過往學術環境與高教體制下,各科系發展著眼於開創專業知識的頂尖,但也因此在知識建構上與其他領域距離日益遙遠、隔閡日深;逐漸分化下,更難以交流整合來進一步合作與面對未來世界的新議題,共同開發出解決當今與未來問題的途徑。

然而,面對世界的快速變化發展,當今及未來的全球議題勢必要以跨領域、創新整合的方式去共同解決。高等教育為培育能迎接未來挑戰、處理實際問題的人才,跨領域共授課程成了近年來的新趨勢。

無獨有偶,國內教育改革進行中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又稱108課綱),亦以跨領域核心素養為導向,強調培養以人為本的終身學習者,回應基本理念「自發、互動、共好」,透過三大面向「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與生活情境有緊密連結與互動關係。而這也是本「科學與文學的對話」課程所希望達到願景。


一、本跨域共授通識課程開設之緣起與進展


我自2016年起,以本身人文專業,結合科學領域的教師,開創了校內第一門跨領域共時授課之通識課程「科學與文學的對話」,至今已完成6學期之授課(105-1、105-2、106-1、107-1、108-1、108-2),教學評量成績亦逐步提升(歷年最高達4.84[5分制]),課程發展趨於成熟。

開設此「科學與文學的對話」跨域共授課程的緣由來自於新興的跨領域學習的概念,針對知識爆炸、網路發達的時代,勇敢打破學門藩籬,成就創新的課程規劃。

由兩位完全不同學理背景的學者,以「共時授課」的方式,兩位授課老師針對同一主題、由科學與文學不同角度切入,帶著理性批判與感性描述,共同引領學生在同個時空中對話、討論,宏觀由古至今科學與文學的發展與相互影響,多元的認識人類文明的發展。

在科學與文學的對話、理性與感性的交融之中,觸發對於過去與現在新的了解與思考,並探索未來新的可能性。並搭配教室內外的教學與實作體驗,希望達到不同領域的激盪與相互啟發;也從不同的主題中,欣賞到文學的美與科學的真。

最終,期待能回到通識課程的核心價值──全人教育,提升科技與人文素養。

本跨域共授通識課程「科學與文學的對話」,在高等教育中本著全人教育的精神,提供一個跨域溝通交流的平台、多元合作共好的機會,並藉此促發學生自主學習、參與社會、終身學習。

藉由本課程培養起重要的科學與人文認知及素養,並在此知識建構的能力基礎之下,更進一步發展主動探究與學習之態度與方法,乃至於應用、分析、創造等高層次思考,最終得以跨域溝通合作、多元共融。

盼能以跨域共授來培養起具有跨域素養及能力,能與不同領域人士溝通交流並合作共創,有效處理與解決當今社會與未來世界問題的人才。


二、跨域共授教學現場的問題與解決之道


然而,在此跨域共授課程經驗中,一項重要的教學實務問題是:「如何促進不同學科背景、不同院系的陌生同學共同學習,達成跨域溝通交流、合作共創?」

在跨域共授的教學現場中,因師生們都來自不同領域,如何讓師生及同儕之間打破領域的隔閡,搭建起進入異領域的橋樑,培養對於不同領域的認知,並進一步交流且共創,仍需持續開發更有效的策略與方法。

因此,本人於109學年主持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計畫名稱:跨域共授通識課之多元共融教學:以全方位課程設計(UDL)及合作學習用於「科學與文學的對話」課程。本教學研究以跨域「合作學習」法,循序促進學生之互動合作與跨域成果發表,來解決上述跨域共授的教學問題。

詳細研究成果發表於論文〈跨域共授通識課之合作共創:以合作學習用於「科學與文學的對話」課程〉,收錄於致理科技大學《2020通識教學創新、跨域與實踐研討會論文集》(2021.01),本系列文章內容亦多摘取編寫自此。

經實際教學與研究施行,我以跨域「合作學習」法,循序促進學生之互動合作與跨域成果發表,來解決前述跨域共授的教學問題。總結跨域合作學習及共創之核心要素,莫過於:
  1. 以遊戲互動建立連結,
  2. 以相互瞭解建構合作,
  3. 以連結合作共同跨域學習,
  4. 以師生及同儕交流啟發促進共創。

期盼藉此研究分享與實行提升跨域共授課程之成效,培養起具有跨域素養及能力、能與不同領域人士溝通交流並合作開創的人才。

*下篇文章,我將持續探討: 


跨域共授之 (2) 內容設計



──本篇內容摘錄改寫自本人論文:羅珮瑄〈跨域共授通識課之合作共創:以合作學習用於「科學與文學的對話」課程〉,《2020通識教學創新、跨域與實踐研討會論文集》,致理科技大學(2021.01)


──關鍵字:跨領域、共時授課、合作學習、通識、創新教學


《我的高教心路與理念》

作者:羅珮瑄

在高等教育這條路,我一步步持續耕耘,願能走得更長遠、更開闊。願我所投注的心力,能有助於高教環境更加美好。關於我的高教心路與理念,以下是我所撰寫的篇章:


後疫情時代:如何讓學生主動學習?如何幫學生為未來做準備?

作者:羅珮瑄

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自2020年初於國際間大幅肆虐、疫情持續延燒,國際間早以遠距教學替代實體課程。台灣防疫極佳、仍可到校上課,但亦需超前部屬、鏈結全球線上學習的脈動。身為高教教師,在教學內容與方式上,要如何因應這次疫情,引領學生們向前邁進?


疫情中的省思:教材更新與時俱進





在我所教授的「英文閱讀與寫作(二、三級)」通識英語課程中,早以自編教材,結合國際時事報導或文學作品,將閱讀寫作技法及單字句型等能力,在課堂上搭配遊戲化應用程式介面Kahoot!,讓學生以手機即時互動答題檢測,還有議題討論、小組圖文故事創作等多元演練方式,融入生活化主題式的單元學習。

今年,與疫情同步重新挑選合適的國際新聞,與時俱進的更新教材,帶學生一同看見台灣在國際間的防疫表現,感受各國受疫情影響的狀況。藉由學生有感且與其生活高度相關的主題英文文章,在提升英文能力與國際視野的同時,也帶來一場機會教育、正向引導與生活省思。

更有甚者,以英語文學為專業的我,與理工學院教師聯手開創的跨域共授通識課「科學與文學的對話」,其中以「黑死病」為主題的單元,早已帶領學生在人類文明發展脈絡中,領略科學與文學的融會相通,並反思其現代意義。

在文學上,介紹以黑死病為背景的經典:薄伽丘《十日談》,看文藝復興時期鼠疫肆虐下的人性恐懼與光輝;科學上,看牛頓如何在十七世紀英國因疫情慘重而大幅停課後,自學而有突破性的萬有引力等發現。

藉古鑑今,此時正好將此黑死病的跨域主題,與當今防疫科技、人心情感、乃至於社會關係網絡等科技與人文各層面,開啟更深度的映照與連結。

我想,這正是通識教育的一大使命與價值,因其課程內容與方式具有較高的調整更新彈性,更能夠不斷呼應時代所需,以更切合當今學生所需面對的世界議題,使其具備更宏觀的思維、國際的視野、跨域閱讀素養、溝通表達與合作能力之全人教育!


線上線下混合式學習:啟發學習主體動能





在2020《親子天下》教育創新國際年會中,可汗學院創辦人薩曼・可汗(Salman Khan)視訊連線與台灣分享:「教學時可運用線上學習平台,讓孩子習得基礎知識;再輔以真人輔導,這是目前最有效率的教學方式。」這與我的教學策略不謀而合。

在「英語線上學習」、「英語溝通」等課程中,我早已結合線上線下資源,提供連結學生實際生活脈絡的線上開放資源、個人化互動學習網站(例如Cambridge English Write & Improve)、互動式電子書教學平台等(https://boocs.ndhu.edu.tw/courseReading/class/16),讓學生享有自訂步調學習(self-paced learning)和自我導向學習(self-directed learning)。

並以創意多元活動引導學生實作、遊戲中學習,搭配即時互動科技、桌遊,或舉辦實體、乃至連線業師講座、跨界對話,戶外及校外教學等多樣化體驗。加上師生個別或小組晤談,學生透過Line線上小組共學等輔助。多管齊下,引領學生融入課程(engagement),激發學習動機與興趣,提升自主與終身學習、跨域統合之能力,並有個人或團隊具體成果發表。

一位修習我「英語線上學習二級」課程的學生,在期末報告最後,自發的留言回饋:





可見,除了讓科技支持教學,人的價值觀、人際互動與情感連結,更是讓學生親炙其中,在數位學習的時代,更顯其重要性!

而在英美系「主要西方作者專題」課程中,108-2學期為因應境外港澳及陸生需求,亦首次以實體課程搭配非同步線上教學,透過教學影片、Google Classroom平台,以及與紙本書完全相符之電子文本等數位化教材,進行遠距教學。學生之期末成果發表展覽,亦以實體(於楊牧書房)及線上同步(臉書專頁:重返維多利亞時期 Back to The Victorian Era)之方式進行,遠距生也同時參與策展!

教師個人並線上進修ATD人才發展協會業師授課之「虛擬教室同步教學」,將持續發展更良善、有效之線上課程、磨課師及混合式教學。


結語


回顧過去,展望未來,我願持續在英語文及跨域教育上創新。在英語聽說讀寫能力提升之外,延伸至具文化深度及生命底蘊的文學賞析,乃至於與科學及其它領域的跨域共授!

我透過多元主題式、數位化之教學,連結學生生活,培養主動的終身學習者,使學生具備國際移動力,以及跨域連結統整之能力。讓學生接收不同專業之知識、擁抱不同領域之人群。透過國際交流、跨域合作,他們將共同開創屬於新世代的無限未來!


──原稿撰於2020.10


以教學為鏡:我的高教心路

作者:羅珮瑄


教學如鏡,照見這個世界,也照見我們自己。
歲月不斷變化,故事還在進行。
我們攜手共創,同屬師生你我的成長之旅。

2020年5月,我入圍了教育部第九屆全國通識教育教師獎複審(109年度全國計有44所大專院校推薦63位教師參與遴選,共10位入圍)。我很榮幸受到校方推薦,成為歷年來第一位代表本校入圍此獎項的教師。

複審訪談那天,遴選委員們得知我專案教師的身分,關切的詢問:「你現在還是專案教師嗎?」(是,整個語言中心幾乎都是;具有博士學位,也是以講師聘,一學期需授課16學分。)「那你為什麼還願意這樣[用心投入教學]?你做得那麼好,那這個獎到底該不該頒給你,[就很矛盾啊。]」

言下之意,若頒給我,豈不是肯定這個體制,以此方式長期約聘雇用所謂教學人員。的確,少子化衝擊、大學經費有限之下,專案教學人員成了全國普遍存在的現狀。然而,專案教師薪酬較低、權益不受完整保障,一直是高教界長期存在、仍待改善的狀況,亦間接影響了教學品質──

試問,若一名教師長期在此一學年32學分加上多項服務推廣活動的要求之下,雖無升等壓力、亦無升遷可能,他要如何不在這高教學與服務時數的制度中消磨熱忱、消耗心力,或無暇精進?支持他持續用心付出的動力,要從何而來?


做個好老師,與體制、職銜何干?


然而,不管外在制度、報酬為何,身為一位老師,面對每一位學生,不都該本著一片赤誠真心,秉持教學與研究專業,想方設法的循循善誘,讓師生共同學習成長嗎?

其實,回顧這七年的專案教師生涯,我心懷感謝,因身為專案講師所需負擔的教學時數,讓我迅速累積大量教學經驗,開設多元多樣課程,不斷在成為一名好老師的路途中往前突破,不受限制的嘗試線上線下之各種教學創新,亦獲得校內外多項教學相關獎項獎勵,以及國內外進修機會:

包含創設全校第一門跨域共授通識課「科學與文學的對話」,今已建立口碑,更以此課程通過109年「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在英語教學中,亦成為全校第一批透過產學合作將「ePUB3互動式電子書教學平台」運用於數位化教學的教師;而在經典文學教育中,以跨域實作之教學法發表論文,榮獲國際研討會「最佳論文獎」。

近兩年執行本校「深耕計畫」彈性薪資獲獎,歷年亦獲得教學卓越中心多項「三創課程計畫」等肯定與支持。教學與研究外,自我仍精進不懈,今年初在職線上進修「哈佛大學教學中心高等教育證書課程」(Harvard BOK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Certificate)高分取得證書。


人文X跨域 創新教學實踐


我自認為一跨領域、跨語言文化之教育者,紮根於英語及文學專業。自倫敦大學取得英文系碩、博士學位時,即以融入社會歷史、媒體文化之跨域取向,研究英國文學,探討工業革命、童工與文本再現等議題;此跨域取向亦展現於我的多元教學內容與方式。回顧過往七年,我的授課科目總數99科,修課總人數3170人次。

若不計重複課程,也陸續至少開設10門以上不同主題或程度的通識課,以及5門英美系專業課程。涵蓋以下四類:
  1. 跨域共授創新通識課:「科學與文學的對話」,將文學之洞見,融入科學及其他領域之知識與生活;與理工教師聯手,結合實作體驗、戶外教學、合作學習、成果發表,培育學生跨域素養與共創能力。
  2. 英語文能力通識必修課:「英文閱讀與寫作二、三級」,「英語溝通一、三級」,「英語線上學習一、二、三級」,「英語(一、二、三)」。多元主題式、生活化、遊戲化(gamification:桌遊、故事接龍等)、數位多媒體互動教學(ePUB3互動式電子書平台、Kahoot!、Zuvio等)。業師講座,翻轉教室,引領學生自主學習、終身學習。
  3. 英語文學賞析通識選修課:「英語文學名著選讀」,將文學連結生命、培養獨立思考。
  4. 英美語文學系專業課:「英文作文(一、二)(上、下)」,厚植英文寫作論述能力;「主要西方作者專題」,經典現代化,結合媒體出版、學用銜接,塑造人文新價值。
維持如此龐大的課量、持續創新教學內容與工具、方法,並提升品質(個人108-2學期教學評量分數4.66,歷年單科最高「主要西方作者專題」達4.89分、不列入計算科目「英語(二)」[身心特殊生小班]達5.00),深化教學研究及服務,延伸課外多元活動舉辦,乃至於連結系上專業科目,以及教師自我進修等,實需相當大的熱忱與堅持不懈的努力!


但我承認,我也會累。


當體制有限,一個好老師如何走得長遠?

在這樣的時數負擔下用心教學,說不辛苦是騙人的。每每我為了備新課、改進課程而焚膏繼晷;每每為了要一一悉心評閱學生的英文作文、報告,而與有限的時間心力拔河;每每在學期結束後的喘息間,思索這之中的自我平衡。在時間的隙縫中,好不容易回過頭來安頓滋養自己,照顧自我因顧著在每項教學相關任務間勞碌,而受忽略的身心靈。


那我的教學動力從何而來?我的教學理想又去至何方?


是的,每位學生的回饋、課堂所帶來的師生生命交會,是感動、支持與激發我的重要泉源。是的,在教學旅程中的自我發現、實踐與成長,也是自我回饋的生命意義。各方面榮譽獎勵也肯定這教學成就與價值;但,是的,專案教師在體制中顯得孤立無援,也令人心灰。

全國傑出通識教師獎複審訪談當場,一位遴選委員問我:「你看見你五年後的未來是什麼?」他看不見我在這制度下的未來。

「寫一封信給五年後的自己」是我在英文閱讀與寫作課中,帶給學生的難忘課堂經驗。讓任何所學都能連結至自身、運用至生活與未來、回饋到自我的生命成長,的確是我在教學中奉持的信念。但回到我自己,我如何面對自我生涯的未來?我持續深省、探尋未來的可能,自我提升、職涯發展的可能。

我知道,一個體制若要改善,需要很多方面的努力與成就。但在我身為教師的每一天,我願盡力的朝至善做共同的努力,願校方、老師與學生,乃至於家庭、社會、國家等各層面,皆能共好。


勤懇耕耘,悉心灌溉;
靜待風來,欣見花開。 


──原稿撰於2020.10

【簡歷】羅珮瑄 博士


跨語言文化、跨領域的實踐型學者
人文創新教學與實作、跨域x數位媒體科技
Dr. Pei-Hsuan Lo  plo@gms.ndhu.edu.tw


經歷


國立東華大學 語言中心、英美語文學系 專案教師  2013.02-至今
如果出版.大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合作譯者  2021.01-至今
國立交通大學 外國語文學系 兼任講師  2012.09-2013.01


開設課程

  • 跨領域共授:「科學與文學的對話」
  • 文學與媒體:「主要西方作者專題」、「英語文學名著選讀」
  • 英語文能力:「英語線上學習一、二、三級」,「英文閱讀與寫作二、三級」,「英語溝通一、三級」,「英文作文(一、二)」,「傳達技巧工作坊(一、三)」等



榮譽

  • 2020教育部第9屆「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入圍 (個人專訪報導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82538.aspx
  • 2018第九屆教育創新國際學術研討會:跨領域教育的現在與未來「最佳論文獎」,國立清華大學主辦,獲獎論文:「英美文學經典之教學創新:跨域實作」
  • 國立東華大學109學年度「校級教學優良教師獎
  • 國立東華大學109、108、106學年度「院級教學優良教師獎
  • 國立東華大學109、108、107年「高教深耕計畫彈性薪資」獲獎



學歷及學位論文

  • 哈佛大學教學中心 高等教育教學證書課程  證書  2019.11-2020.02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Certificate, The Derek Bok Center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Harvard University  

  • 倫敦大學皇家哈洛威學院 英文系  博士  2008.09-2014.11

PhD in English, Royal Holloway, University of London
博士論文 "Novel Intersections: The Representation of Factory Children in Early Victorian Industrial Fiction"(新奇交會:維多利亞早期工業小說中的童工再現)

  • 英國倫敦大學皇家哈洛威學院 英文系 維多利亞時期媒體與文化  碩士  2006.09-2007.09

MA in Victorian Media and Culture, Royal Holloway, University of London
碩士論文 "The Angelic Prostitute: The Confrontation between the Virtuous and Fallen in Dickens’s Fiction and in Victorian Society"(天使般的娼妓:狄更斯小說與維多利亞社會中道德與墮落的衝突)
  • 國立臺灣大學 外國語文學系  學士  2002.09-2006.06



計畫主持

  • 教育部109學年「教學實踐研究計畫」 主持人
計畫名稱:跨域共授通識課之多元共融教學:以全方位課程設計(UDL)及合作學習用於「科學與文學的對話」課程
  • 國立東華大學「三創教學課程計畫」 主持人
計畫執行課程:107-1、108-1、108-2、109-2「科學與文學的對話」跨域共授
106-2、108-2、109-2「主要西方作者專題」經典現代化、媒體出版、跨域實作
108-1「英文閱讀與寫作三級」求職英語業師講座、文學賞析、時事英文
107-1「英語溝通一級」數位多媒體電子書互動教學(https://boocs.ndhu.edu.tw/courseReading/class/16
  • 國立東華大學「教學增能計畫-發展特色課程」  主持人
計畫執行課程:105-1、105-2、106-1「科學與文學的對話」跨域共授
 


論文發表

  • 羅珮瑄,2021.01〈跨域共授通識課之合作共創:以合作學習用於「科學與文學的對話」課程〉,《2020通識教學創新、跨域與實踐研討會論文集》ISBN:978-986-98332-9-5,致理科技大學 
  • 羅珮瑄,2019.06〈ePUB3互動式電子書教學平台應用於英語溝通課程之成效〉,《2019教學實踐研究暨校務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ISBN:978-986-05-9353-2,國立宜蘭大學  
  • 羅珮瑄,2018.11〈英美文學經典之教學創新:跨域實作〉,《2018第九屆教育創新國際學術研討會:跨領域教育的現在與未來》,「最佳論文獎」,國立清華大學 
  • 羅珮瑄、莊沁融,2018.11〈跨領域共時授課之課程設計〉,《2018第九屆教育創新國際學術研討會:跨領域教育的現在與未來》,國立清華大學
  • 羅珮瑄,2017.06〈數位時代之高等英語教育:線上英語課程及自主學習培養〉,《2017高等教育教學實務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ISBN:978-986-05-2602-8,國立宜蘭大學
  • 羅珮瑄、莊沁融,2016.11〈跨領域共時授課:設計與挑戰〉,《2016泛太平洋大學聯盟卓越教學會議—教學創新與社會實踐》,主辦:佛光大學,協辦:國立東華大學、慈濟大學、國立宜蘭大學、國立臺東大學
  • Lo, Pei-Hsuan. 2011.11 "Factory Children and Machinery: From Injured Bodies towards a Cooperative Body", 《第十九屆英美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創傷與文學書寫》,中華民國英美文學學會、國立東華大學英美語文學系
  • Lo, Pei-Hsuan. 2011.05 "Representation of Factory Children in Early Victorian Industrial Novels",《慈濟大學文學、語言學暨專業英語學術研討會》,慈濟大學英美語文學系
  • Lo, Pei-Hsuan. 2009.05 "Representation of Factory Children in Early Victorian Industrial Novel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xchange and Intertextuality", "Textual Revolutions", Interdisciplinary Postgraduate Conference, University of Stirling, UK



服務




專題講座

  • 慈濟科技大學教師講座「創新、跨域教學經驗分享」講師 2021.04  
  • 慈濟科技大學教師講座「英語教學經驗分享」講師 2021.03
  • 國立東華大學語言中心「亭午風起,有詩東華」英詩小講堂講師(https://www.ndhu.edu.tw/p/406-1000-165408,r4956.php 報導) 2013.08-至今
  • 國立東華大學管理學院「深耕計畫:教師成長工作坊」講師,講題「ePUB3電子書互動式教學平台經驗分享:英語溝通課」 2018.11
  • 國立東華大學語言中心「性別平等x英語學習系列活動」總籌、講師(https://lc.ndhu.edu.tw/files/14-1063-131571,r11-1.php 網頁) 2018.10-11
  • 國立東華大學「跨域共授研習營」講師,講題「跨域共授:教學現場經驗分享座談」 2018.02
  • 國立東華大學「帶你出國趣:留學遊學.旅行生活系列講座」總籌、講師(https://lc.ndhu.edu.tw/files/13-1063-120701-1.php 網頁) 2017.11-12
  • 國立東華大學教學卓越中心與通識中心「教師增能講座」講師,講題「跨領域共時授課的設計與挑戰」 2017.06
  • 慈濟大專青年聯誼會北宜花東梯「生活禮儀學習營」講師, 課程「年輕人讚起來」  2013.02
  • 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邀請演講,講題「當童工遇上工業革命:英國小說中的新主角」  2012.05



教師社群


國立東華大學「互動式多媒體教學法」教師教學成長社群  2019.02-至今
國立東華大學「創意對話」跨領域教師教學成長社群 2018.08-12
國立東華大學「教學實踐與研究」教師教學成長社群 2018.08-12